漳平市有这么一位经济普查指导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经普“度娘”,她就是漳平市桂林街道办事处经普办副主任王晓青。自1998年起开始从事统计工作,她曾先后多次参加全国性普查工作,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统计”“老普查”。在工作中,王晓青恪尽职守、认真细致、敢于担当、吃苦耐劳,得到领导、同事和群众的高度认可。
桂林街道是城乡结合部,辖区共有11个社区(村),总面积10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47万人,常住人口3.8万人。为了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更科学、更合理、更精准地落实做好经普工作,早在经济普查发动阶段,她就多次深入11个社区(村)进行实地查看,并经反复论证后将街道11个普查区域划分成 31个经济普查小区,同时多次对39名指导员和47名普查员进行经普业务知识和企业微信实操培训,为后期经普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迎难而上,压力下的“千斤顶”
“青姐,这儿的摊点第一家不愿配合,后面一片的也跟着不肯配合清查,怎么办?”“青姐,企业的社会统一代码找不到,怎么办?”“青姐,很多单位和个体户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搬离原来的地址,迁往其他乡镇”……经普工作一开始,她的电话就响个不停,虽然很多普查员经过培训后,理论知识已经搞清楚了,企业微信的操作也没有问题,可是一进入实战阶段,还是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王晓青总是耐心细致地进行一一解答,给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桂林街道办事处31个经普小区的总指导员,她不仅要自己懂得做,还要懂得如何教别人做。经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她总是能够第一时间给出正确的解答,也正是由于她的有问必答,被大家亲切的称为经普“度娘”。在王晓青的带领下,桂林街道高质量完成经济普查单位清查任务,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统计人的责任与执着。
业务过硬,问题前的“灭火器”
“青姐,有个商户,我出示了普查证,还进行了经普宣传,她就是不肯配合,认为我的证件也是假的,怎么办?”接到普查员张定国的电话,王晓青问清普查小区地点后,骑上车就赶往现场。到了现场后,她亮明桂林街道普查指导员的身份,用漳平方言与老板进行亲切沟通,拉近距离。同时向老板举例说明了经济普查工作与人口普查工作一样,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上网搜索国家统计局官网了解五经普进展情况。经过她细致入微的解释,逐渐消除这位老板的顾虑,取得老板的信任,配合提供了清查所需全部信息。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一人不行就两人,两人不行就一起上,我就不信解决不了”,王晓青笑着说道。在普查期间,面对不理解、不愿意配合的普查对象时,她总是面带微笑,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正是由于她这种真诚的态度,获得群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任务比预期完成得还要快。
为确保清查数据不出错,各项指标数据对应得上,“白加黑”成为她的常态。白天在外逐户开展清查工作,晚上对当天的普查数据逐一进行查校,反复确认,及时纠正错漏,确保数据质量。正是她的认真细致,不辞辛苦、任劳任怨,有力地保证了街道普查数据的准确性。
善于总结,普查中的“多面手”
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普工作,王晓青每天都与不同普查小区的普查员一起入户清查,每个星期召集指导员到普查办汇报普查进度、查找纠正经普工作中的错误,及时掌握需要解决的新情况。在数据审核方面做到随报随审,保证普查数据真实可靠。同时结合普查员特点,她合理分配任务,利用微信群线上线下沟通答疑,实时调度工作状况,精准把控数据质量;有的普查员因事请假,她全面统筹做替补;普查对象不配合,她主动跟进做参谋。在她和普查员的共同努力下,全街道核查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840户、个体户5200户,数据差错率始终保持在低位,充分保证了单位清查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