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参与 > 在线访谈
解读龙岩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数据
来源:  日期:2020-03-06 【字号:
 
主持人:2020-03-05 16:01:00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龙岩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节目。龙岩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办公室发布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以下简称“四经普公报”)。四经普公报中的笔笔数据、张张图表全面系统地展现了我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布局,内容丰富。为便于网友全面准确了解把握我市的“家底”,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龙岩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龙岩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办公室主任郑田基就四经普公报的相关内容,与广大网民进行交流互动。郑副局长,欢迎您!

郑田基:2020-03-05 16:02:00

 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2020-03-05 16:03:00

 首先,请郑副局长对我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作一个总体评价,达到了哪些预期目的

 
郑田基:2020-03-05 16:05:00

 这次普查我们动员了6000多名普查人员,普查对象涵盖了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采取了“地毯式”的清查方式,工作量很大、难度很大。按照国家、省、市统一部署,在各县(市、区)、各部门和各级普查机构共同努力下,经过广大普查人员两年来的艰辛努力以及广大普查对象的积极参与,龙岩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圆满完成了单位清查、现场登记、数据审核、汇总评估等各项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

郑田基:2020-03-05 16:06:00

 此次普查达到了查实数据、摸清家底的目的。经过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进一步查实了各类单位的数量、从业人员、资产负债、营业收入和新兴产业发展等基本情况,掌握了我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形态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

郑田基:2020-03-05 16:07:00

 此次普查为制定重大发展目标和改革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经普详实的数据为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龙岩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支撑,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也将为总结“十三五”成就,谋划“十四五”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主持人:2020-03-05 16:08:00

 郑副局长,请您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经济普查的基本内容?

郑田基:2020-03-05 16:09:00

 好的。经济普查每五年开展一次,逢3、8的年份进行。这次经济普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8年12月31日。普查登记时,时点指标填写2018年12月31日数据,时期指标填写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数据。

郑田基:2020-03-05 16:11:00

普查对象是龙岩市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范围具体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主持人:2020-03-05 16:12:00

 经济普查对象千家万户,行业涉及面广,请问普查登记是如何开展的?

郑田基:2020-03-05 16:13:00

 普查登记工作包括单位清查和数据登记2个阶段。普查工作首先开展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聘和培训、编制清查底册、普查区划分等工作。全市共选聘和培训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6057人,全市划分普查区1927个,普查小区2958个。

郑田基:2020-03-05 16:15:00

 清查阶段,我们采取“地毯式”清查的方法对辖区内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进行全面清查,生成普查底册;数据登记阶段,对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在其主要经营活动所在地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对建筑业法人单位在其注册地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对数量众多的个体经营户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在其主要经营活动所在地进行样本登记。普查登记全面实施普查数据电子化采集,对规模以上单位实行联网直报,对规模以下单位全面使用手持移动终端(PAD)采集数据,广泛应用行业代码自动识别赋码技术,普查数据生产全过程实行电子化、网络化。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工商、民政、编制、税务部门行政登记资料,及时开展名录比对、查疑补漏,确保普查单位不重不漏。

主持人:2020-03-05 16:16:00

 这次普查的具体成果有哪些?

郑田基:2020-03-05 16:17:00

 普查的主要成果我们已通过1-6号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向社会公布。主要有:单位数、从业人员数、资产、负债、营业收入等指标数据。

郑田基:2020-03-05 16:18:00

 从单位数看,2018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37455个,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15963个,增长74.3%;产业活动单位47488个,增加15305个,增长47.6%;个体经营户299197个。

郑田基:2020-03-05 16:19:00

 从从业人员看,2018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99.20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13.86万人,增长16.2%,其中女性从业人员32.11万人。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为60.55万人,增加6.65万人,增长12.3%;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为38.65万人,增加7.21万人,增长22.9%。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66.95万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31.16万人。

郑田基:2020-03-05 16:20:00

 从资产和负债看,2018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860.24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比为33.4%,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比为66.6%。法人单位负债合计4212.62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占比为34.0%,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占比为66.0%。

郑田基:2020-03-05 16:21:00

 从营业收入看,2018年,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6080.48亿元。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为62.6%,第三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为37.4%。

郑田基:2020-03-05 16:22:00

 大家需要了解详细的数据,可以上互联网搜索“龙岩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查询。

主持人:2020-03-05 16:23:00

 郑副局长,从刚才通报的数据看,五年间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增加了74.3%,请问单位数发生较大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郑田基:2020-03-05 16:24:00

 五年来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呈现爆发式增长,主要是企业法人单位数出现了大幅增长,五年来企业法人单位由2013年的12852个增加到2018年的28715个,增加了15863个,占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增加量的99.4%。这主要得益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事制度改革启动实施和持续推进。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企业的创立创新营造了更多便利和更好环境。

主持人:2020-03-05 16:25:00

 郑副局长,请您解读一下这次普查结果反映出我市五年来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态势。

郑田基:2020-03-05 16:26:00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五年来我市在经济规模、就业形势、结构调整、创新动力、市场活力等方面呈现积极变化,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郑田基:2020-03-05 16:27:00

 五年来,我市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生产率水平明显提升。2018年,我市经普修订后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400.53亿元,比2013年增加919.82亿元, GDP年均增量超过18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09万元,比2013年增加3.34万元,人均GDP年均增加0.67万元。

郑田基:2020-03-05 16:28:00

 五年来,我市就业形势总体向好,民生之本更加稳固。2018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99.20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13.86万人,增长16.2%。其中,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为38.65万人,增加7.21万人,增长22.9%,新吸纳就业人数占第二、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人数的52.0%。

郑田基:2020-03-05 16:29:00

 五年来,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4.5%,比2013年提高10个百分点。2018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2.97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1.35万个,单位数年均增速达到12.9%;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5898.37亿元,年均增长9.0%。

郑田基:2020-03-05 16:31:00

 五年来,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经济转型成效显著。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有开展R&D活动的384家,比2013年增长81.1%,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34.0%;R&D经费支出39.19亿元,比2013年增长117.2%;全年专利申请量188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00件,分别比2013年增长69.8%和47.6%。2018年末,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41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2.5%,比2014年末提高2.1个百分点。2018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68个,比2013年末增长70.0%;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6.4%,比2013年提高1.4个百分点。2018年末,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7%,比2013年提升2.9个百分点。

郑田基:2020-03-05 16:32:00

 五年来,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主体活力明显提升。2018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3.75万个,比2013年末增长74.3%。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2018年末,私营企业法人单位数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达到86.4%,比2013年末提高32.4个百分点;私营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4999个,比2013年末增长71.8%。

主持人:2020-03-05 16:33:00

 经济普查年份和常规年份调查方法不同,统计结果会存在偏差,请问四经普之后,是否需要对2018年以及历史的统计数据进行修订?

郑田基:2020-03-05 16:35:00

 2018年是经济普查年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涵盖地域内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此次经济普查为GDP核算提供了范围全面、内容丰富的基础数据,福建省统计局依据经济普查数据和相关部门资料,按照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已经对各设区市2018年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龙岩市统计局也依据经济普查数据对各县(市、区)2018年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修订结果1月22日已经在外网公布,2018年全市GDP修订数为2400.53亿元,其中新罗区857.41亿元、上杭县352.58亿元、长汀县258.43亿元、永定区240.29亿元、漳平市235.31亿元、连城县229.08亿元、武平县227.44亿元。后续我们还会对2004年以来的GDP数据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将在《统计年鉴》进行公布。

主持人:2020-03-05 16:36:00

 这次普查,我市不仅在查清二三产业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全市普查工作也获得了上级表彰。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以及我市在普查工作方面有哪些创新和特点?

郑田基:2020-03-05 16:37:00

 今年1月份,龙岩市经普办和上杭县经普办获得了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表彰,我市还有1位同志获得全国先进个人表彰,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领导有力,市、县、乡级普查机构工作推动有力、数据质量控制有力,全市上下6000多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辛勤付出的结果。具体情况有以下特点:

郑田基:2020-03-05 16:37:00

 一是组织领导有力。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经济普查工作。市委书记多次强调要求,市政府4次视频会、6次专题会研究部署,将经济普查列为政府绩效管理考评指标及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市长签署《致经济普查对象的一封信》,常务副市长结合每月经济分析会布置重点工作。市统计局建立局领导挂钩联系县(市、区)制度, 并组建8个工作组,督查指导基层经普工作。

郑田基:2020-03-05 16:38:00

 二是责任落实有力。每月召开1次工作推进会,不断强化督导落实。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办公室工作规则等制度,确保部门协作、专业协作和职责落实到位。积极推动县(市、区)政府与乡(镇、街道)签订或下达责任状(书),确保乡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挂钩包干经济普查制度落实到位。

郑田基:2020-03-05 16:38:00

 三是部门配合有力。宣传、交通、财政、教育、卫生等普查成员单位落实本系统承担的普查宣传、统筹协调、审核把关等普查职责。因地制宜创新普查登记方法,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交通、卫生、教育等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集中培训和填报指导。宣传媒体通力配合,全方位组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在《闽西日报》刊发专栏10期,接受中国龙岩网在线访谈,组织“走进四经普”统计开放日活动,制作公交车身、站牌广告,广泛开展标语、海报、LED宣传和入户宣传。

郑田基:2020-03-05 16:39:00

 四是基础夯实有力。与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联合印发通知,强化普查经费预算,确保村居兼职“两员”报酬落实。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公交车身、站牌广告等媒体广泛开展标语、海报、LED宣传,营造浓厚的普查氛围。高质量完成单位清查,开展全市普查登记试点,配合做好全省普查登记试填,设计个体户调查过录表和非一套表企业调查过录表,推广非一套表企业统计台账,为全省普查登记提供宝贵经验。

郑田基:2020-03-05 16:40:00

 五是质量控制有力。实施全流程数据质量控制,抓实普查业务培训,直接对市、县、乡三级普查业务骨干进行清查业务、登记业务培训,开展乡级党领导挂钩包干业务培训,实施规模以上企业、交通、行政事业等重点行业集中培训。因地制宜推进入户登记、审核评估工作创新,建立问题解答制度、通报制度,及时印发专业审核工作要点,不断强化普查业务检查指导。建立预防风险预案,健全四级联审机制,落实普查数据审核责任,不断强化分工协作下的专业审核。

主持人:2020-03-05 16:41:00

 谢谢郑副局长,接下来我们把时间交给网友。

[网友]开心果:2020-03-05 16:42:00

 请问分县(市、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郑田基:2020-03-05 16:44:00

       从法人单位分布看,新罗区、上杭县的经济活动比较活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有一半以上集中在这两个地方。新罗区法人单位14686个、占全市的39.2%,上杭县5299个、占14.1%。其他县(市、区)法人单位数差距不大,具体分布是:连城县3834个、占10.2%,长汀县3543个、占9.5%,漳平市3514个、占9.4%,武平县3467个、占9.3%,永定区3112个、占8.3%。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近六成集中在新罗区和上杭县。其中,新罗区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5.89万人、占全市的36.1%,上杭县22.52万人、占22.7%。其余县(市、区)从业人员都在10万人以内,长汀县9.30万人、占9.4%,漳平市8.28万人、占8.4%,武平县7.79万人、占7.9%,永定区7.78万人、占7.8%,连城县7.63万人、占7.7%。

[网友]风车:2020-03-05 16:45:00

 请问法人单位的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的主要行业构成有哪些?

郑田基:2020-03-05 16:47:00

        从法人单位数看,2018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37455个。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单位数11934个,占31.9%;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单位数5119个,占13.7%;制造业单位数4413个,占11.8%。这三个行业单位数的合计占比达57.4%。
从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看,2018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99.20万人。其中,建筑业从业人员40.41万人,占40.7%;制造业16.78万人,占16.9%;批发和零售业9.0万人,占9.1%。这三个行业从业人数的合计占比达66.7%。

[网友]蒋华:2020-03-05 16:48:00

 请问四经普数据修订后,全市产业结构有哪些变化?

郑田基:2020-03-05 16:50:00

按四经普资料核算修订,2018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43.36亿元、1089.84亿元、1067.3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1:45.4:44.5。其中,第一、第二产业比重比快报数下降0.1个、 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快报数提高2.6个百分点。

主持人:2020-03-05 16:51:00

 感谢网友们的积极参与,也非常感谢郑副局长的详细解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这就结束了,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郑田基:2020-03-05 16:52:00

 谢谢主持人,谢谢广大网友们。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统计局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对经济普查数据进行详细解读。接下来,我们也将对普查数据进行深入开发研究,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研究成果。敬请关注!再见!

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