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16:01:00
关注民生,服务民众。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龙岩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近日,龙岩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龙岩调查队发布了《2022年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统计公报》涵盖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统计数据。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龙岩市统计局二级调研员郑庆辉就《统计公报》的相关内容,与广大网民进行交流互动。郑调,欢迎您!
郑庆辉
主持人好,广大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
节目一开始,请您先对2022年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做一个总体的介绍。
2022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14.47亿元,比上年增长5.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311.27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420.04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1583.16亿元,增长4.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9.8:42.9:47.3调整为9.4:42.8:47.8,三产比重提升并继续超过二产。具体表现在:
一是多项指标增幅全省靠前。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等6个主要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三位。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实际利用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等6个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产业发展平稳。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6.14亿元,比上年增长3.7%。粮食总产量83.16万吨,增长0.4%。全年粮食亩产434.5公斤,单产水平与上年持平。
2、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行业增长面平稳,全市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4个行业增加值增长,比上半年减少1个,增长面为64.9%。新兴产业动力更强,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光电与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和9.3%,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亿元工业企业拉动有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557家,实现增加值占比92.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9个百分点。
3、服务业供需改善。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64.6亿元,同比增长7.3%。分行业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40.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31.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7.7%。
三是社会民生共享发展成果。从就业来看,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18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6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491人。从收入来看,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85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990元,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07元,增长7.4%。
四是居民消费物价温和上涨。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9%。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2.6%,服务价格下降1.7%。
我注意到,您刚才提到了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词,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请您和我们聊聊我市科技研发方面有哪些成果?
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主要科技指标持续保持全省山区地市首位。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入实施,首次选派市级工业领域个人科技特派员25名,团队科技特派员9个。全年启动实施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176个,下达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及奖励补助经费4628万元,列入省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74个。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认定172家、净增90家,增长23.8%;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企业在第十届福建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二等奖4家、三等奖2家、优胜奖3家、优秀企业6家,在省赛获奖企业数和晋级全国行业总决赛中企业数连续三年居全省设区市第一位。科技成果更加丰硕,德尔科技获科技部举办的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最高奖项优胜奖,龙岩企业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研发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新增省级及以上高水平创新平台9家。
经济的平稳增长离不开多项数据指标的支撑,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请问我市“三驾马车”发展如何?
一是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铁路)完成1221.97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投资41.25亿元,增长38.4%;第二产业投资560.85亿元,增长27.6%,其中,工业投资561.53亿元,增长27.8%;第三产业投资619.87亿元,下降4.9%。基础设施投资254.55亿元,下降5.5%。民间投资822.79亿元,增长15.0%。高技术产业投资86.87亿元,增长26.9%。全年到位资金870.08亿元,比上年增长3.5%。
二是消费市场总体平稳。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7.67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全年网络零售额150.2亿元,增长57.5%;其中,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59.7亿元,增长54.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512.12亿元,增长6.4%。按商品形态分,餐饮收入42.71亿元,增长5.8%;商品零售额469.39亿元,增长6.4%。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52.64亿元,增长5.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46亿元,增长11.7%。
三是对外经贸成果丰硕。全年进出口总额557.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进口224.9亿元,增长18.7%;出口332.2亿元,增长4.6%。进出口顺差107.3亿元。
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61家,新增合同外资金额2.0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73亿元,增长17.0%。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去年我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确实,随着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越来越重视自己生存的环境。生态建设显成效。公报显示,全年植树造林总面积24.1万亩,占任务的126.9%。其中,完成人工造林更新总面积17.22万亩。商品材产量122.23万立方米,增长19.9%。全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市县污水处理率97.0%。
全年共有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88万公顷;有风景名胜区3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33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79.21%。
中心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年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余六个县(市、区)空气质量六项指标年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方面,九龙江流域国省控Ⅰ-Ⅲ类综合水质比例为100%;汀江(含梅江)流域国省控断面Ⅰ-Ⅲ类综合水质比例为100%;闽江流域国省控Ⅰ-Ⅲ类综合水质比例为100%。九龙江、汀江(含梅江)、闽江省控小流域断面Ⅰ-Ⅲ类综合水质比例均为100%。
经济发展最终落脚点是人的发展。作为老百姓,我想更关注的是,民生方面有哪些进步,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效果如何?
全年全市公共财政八成用于各类民生支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推进,2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聚力民生实事,百姓福祉进一步增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社会保障方面,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4.63万人,比上年增加1.82万人。其中参保职工71.08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13.5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6.5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51.94万人,参保的城乡居民224.6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5.58万人,比上年增加1.85万人。
在教育方面,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8425人,在校生26438人,毕业生8350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4.53%。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675人(不含技工学校,下同),在校生21777人,毕业生5713人。普通高中招生18069人,在校生50992人,毕业生14410人。初中招生34245人,在校生100053人,毕业生30583人。普通小学招生43695人,在校生273751人,毕业生33899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451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22033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1.2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12%。
在医疗卫生方面,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52个(不含村卫生室835个),其中,医院51个,卫生院1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个,村卫生室2017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2667人,其中,执业(含助理)医师8262人,注册护士10252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736人。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床位20733张。
在文化方面,年末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个,影剧院2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7个,书藏量310.38万册,博物馆14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438场,观众26万人次;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4%;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05%。各级文化馆组织举办展览35个,组织文艺活动95次,服务15.94万人次;博物馆举办54个基本陈列和94个临时展览,共有221.99万人次参观。举办社会教育活动176次,共有10.19万人次参加。年末出版报纸2种,总印数9.38万份;期刊13种,总印数10.03万册。
在体育方面,全年全市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共获得21金10银6铜的优异成绩;全市代表团在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青少部比赛中共获得83金81银97铜。全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200人;新增一级运动员91人,二级运动员124人。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全民健身体育赛事活动280余项次,参与人数达35万人次。全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数量8429个,体育场地面积624.2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3平方米。全年销售体育彩票共计5.5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7.08%。
通过郑调对《统计公报》的解读,我们对去年龙岩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看网友有什么问题。
[网友]小东
请问我市机动车保有量有多少?
2022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22.68万辆(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末增长3.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9.97万辆,增长4.5%。全市轿车保有量44.92万辆,增长5.4%,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42.70万辆,增长5.4%。
[网友]烈日
请问我市养老床位充足吗?
2022年,全市各类养老床位总数2301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3.51张。全市现有社区服务中心(站)2085个(社区服务中心133个+社区服务站1952个)。
[网友]小李
请问去年我市财政收支发展如何?
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56.3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增长8.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5.46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1.42亿元,增长4.9%。
[网友]青黛
请问2022年龙岩市人口有多少呢?
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71.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15%,比上年末提高0.55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15.7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6万人。
[网友]山丹花
请问2022年龙岩市房地产开发情况怎么样?
2022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04.4亿元,比上年下降18.6%。其中,住宅投资158亿元,下降18.1%;办公楼投资0.11亿元,下降73.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5亿元,下降26.3%。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81.7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9.6万平方米。年末商品住宅待售面积30.46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1万平方米。
[网友]青山
请问2022年龙岩市民职工平均工资多少?
2022年城镇非私营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省局尚未反馈,目前最新数据为2021年城镇非私营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6265元,如需详细了解分单位类型、分行业等具体数据可关注“龙岩统计”微信公众号或登录龙岩市统计局官方网站查询《2022年龙岩统计年鉴》。
[网友]七月的风
请介绍一下我市2022年交通方面发展情况?
公路方面,全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为15039公里,比上年增长1.4%。其中,高速公路网累计建成805公里。铁路方面,铁路营业长度625.4公里,其中电气化长度330.77公里。航空运输方面,航空旅客吞吐量6.21万人次,下降56.6%;货邮吞吐量769.93吨,下降26.8%;航空货运周转量109.20万吨公里,下降18.8%;客运周转量608.43万人公里,下降47.5%;客货周转量717.63万吨公里,下降44.5%。
[网友]小Y
请介绍一下我市旅游业发展情况?
2022年,全市旅游总收入391.49亿元,比上年下降14.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90.73亿元,下降14.6%;旅游外汇收入0.11亿美元,下降51.7%。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4328.4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9.8%。其中,国内旅游人数4327.22万人次,下降9.8%;接待入境游客1.19万人次,下降46.2%。其中,接待外国人0.69万人次,下降43.7%;港澳台同胞0.5万人次,下降50.0%。
[网友]当当
请问通过哪些渠道可以就贵局的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呢?
我们的最新统计数据和数据解读都会在“龙岩市统计局”官方网站和“龙岩统计”微信公众号上实时发布。若是提意见建议,可通过“龙岩市统计局”官方网站的咨询投诉、来电、来函、12345便民服务平台、E龙岩随手拍等渠道告知。电话和地址可登录我局官方网站查询。
好的,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非常感谢郑调做客我们的访谈,也感谢各位网友对龙岩统计工作的关注和关心,我们下期再见!
谢谢,再见!
附件下载: